
新湖南客戶端1月5日訊(通訊員 鄧文欣)今年以來,東安縣紫溪市鎮狠抓雙非整改,常態化開展耕地保護各項工作,堅決遏制發生“非糧化”。
紫溪市鎮政府通過摸排發現,很多“非糧化”問題大多是由于村民種植果樹和界線樹造成,這其中既有種樹占地的陋習在作怪,也有耕地保護政策法規的宣傳還存盲點和死角。
“屋門口的樹砍掉后,整個房子敞亮多了,移張椅子到大門前就可以曬到太陽了?!痹谧舷宕迕耜悋萸?,工作人員使用工具將一顆界線樹砍下。陳大爺屋前有一片鄰居在十多年前種下的界線樹,嚴重影響房屋采光,一度導致鄰里之間關系緊張,最終在鎮村干部上門做通工作后,敲定了砍樹售賣事宜。伴隨著油鋸轟鳴聲,倒下的是樹木,消融的卻是兩個老人之間的心墻。
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嚴守耕地保護紅線,紫溪市鎮一手緊抓新增耕地恢復,2023年凈增加耕地667畝(含承諾耕種),一手狠抓“雙非”圖斑整改。截至目前,15處問題圖斑已完成14處整改銷號。
責編:何璐
一審:何璐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